天津市津南区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24-07-12    作者:20数据网    来源:20数据网

天津市津南区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9年津南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由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综合各街镇、区人民政府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类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指标统计附表等。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从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电子版可在“津南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tjjn..gov.cn)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与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88513456)。

一、概述

2019年,我区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主线,以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为基础,不断深化政务公开,规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促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一)着力深化管理公开。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办事指南等作为各级行政机关基本公开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布并进行动态调整。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信息公开,有效促进政府管理公开、公平、公正。制定下发了《2019年津南区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组建保障政务公开工作队伍,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流程和档案管理。根据考核工作要求,开展经常性网上巡查,适时开展财政资金、议案提案办理、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等专项检查,加强监督考核。强化业务培训。针对基层人员变动频繁、理念更新不到位的实际,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通过座谈会、培训会和实际调研等多种方式,传递最新政务公开形势要求,提升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公开意识和工作水平。全区目前共有开展政务公开培训3次,培训信息公开工作人员84名。

(二)扩大政务开放参与,促进政民良性互动。一是健全信息发布、政策解读与回应关切。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重要民生事项进行解读和回应。召开新闻发布会4次、参加《百姓问政》节目4期、《区长走进直播间》节目2期,《乡村振兴怎么干》节目3期。通过多种形式做好深入解读和宣传,凝聚发展共识。二是扩大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积极有效参与政府工作。在津南政务网开设专栏,对《津南区十项民心工程》等4项重点决策内容向人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18次。通过区长信箱、政民零距离等栏目,回应社会关切1063余条。

(三)持续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研究制定我区《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常态化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强化栏目建设。充实栏目内容,提升政府门户网站的权威性、时效性和集约性。积极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信息、强化解读、回应关切、服务群众,政务微博、微信均在门户网站首页主动公开关注渠道。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9年,围绕本区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建设等方面重点工作,结合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持续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就业等方面公开300余条;财政报告、审计报告623条;征地、棚户区改造信息270条;行政审批事项1000余条;行政处罚400余条;大气污染防治和黑臭水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垃圾分类处置等方面公开240余条;双随机一公开事项30余条;扶贫脱贫、结对帮扶工作12条;执法数据20期。全年共公开政府信息3000余条。

1、在着力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方面。印发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津南政办发〔2019〕15号),公开各类行政处罚案件决定书摘要信息,落实行政许可双公示制度。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汇总并统一公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主体、内容、方式等,进一步推动行政执法信息公开,集中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职责、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监督途径和执法结果信息。

2、做好民生领域信息公开。一是加强教育信息公开。及时发布了《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两年行动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津南政办发〔2019〕24号)并解读本区配套落实举措。加大各级各类招录信息公开力度,公开中小幼招生、学生的与发展、特色教育、校园安全、落实教育自助政策情况、教师招聘等方面的信息。二是加强就业领域信息公开。公开了《津南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2019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并进行了解读。同时对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工伤认定、劳动保障监查举报维权情况等信息定期进行了公开公示。三是加强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公开。发布《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南政办发〔2019〕4号)、《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南政办发〔2019〕9号)等多政策文件。加大了对双随机抽检单位及结果的公开公示,以及对行政处罚的公开力度,推进医疗机构院务公开,各级卫生院等公开院务信息。四是加强社会保障和救助信息公开。及时公布本区各类专项社会救助、补助、养老经费、优抚金发放等信息,发布了《津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津南区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南政办发〔2019〕29号)等信息。加强社区管理各类活动项目宣传。五是加强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及时公开本区房屋征收决定、保障性住房供应等信息。

3.做好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污水处理检测结果、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监测结果、水污染防治、建设项目随机抽查结果、企业土壤和地下水检测报告、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等信息。动态更新河长湖长名单,细化落实河道整治工作任务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开展多项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和强制分类制度解读宣讲活动,增强社会公众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认同和支持。

4、做好管理服务公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各级政务服务查询系统等载体让行政许可权力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同步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及时对外公布,使部门和申请人广泛知晓。区政务服务办现有实施的事项153项,其中区级行政许可事项115项,暂不列入行政许可事项11项,初审上报市级部门审批行政许可事项23项,行政确认类事项1项,其他类事项2项,公共服务类事项1项。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金融”深度融合,通过政银协商合作,开展商事登记“一站受理、一点办照、精准服务”业务,为企业提供“申报-受理-打照-刻章-税务登记-开户”全流程服务,实现企业设立、变更、注销、企业银行基本户备案一门受理、一站式办理服务,解决企业设立生命全周期,为企业打通“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行政务服务集中办理,逐步实现实体大厅“多门”变“一门”,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津南区现有的1个区级政务大厅、10个街镇政务大厅目前均已统一更名、挂牌为“政务服务中心”。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办理、一口统一出件”的服务模式,打造更加便民利企的综合服务平台。专门设置“马上办”事项集中办理窗口,整合21项“马上办”事项,实行立等可取、现场办结办理机制,简化内部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将“二级审批”简化为“一级审批”,实现企业群众在窗口当场受理、当场审批、当场出证、即来即办。

5.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深化”原则,制定完善本区办理结果公开工作方案,明公开的条件、公开的内容、公开的路径等。在政务网开设专栏专栏,公开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整体情况共计129件,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持续畅通政协委员和群众知情知政、表达和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不断提高办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新
制作数量

本年新
公开数量

对外公开总数量

规章

0

0

0

规范性文件

199

199

1360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170

 减少27

6539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1239

 增加4

602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3195

0

1256

行政强制

306

0

188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行政事业性收费

10

增加2 

第二十条第(九)项

信息内容

采购项目数量

采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采购

301

2.35亿元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一)申请情况

2019年全区各行政机关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247件,从申请渠道看,网络、信函是主要申请形式。从申请人情况看,申请人为自然人的为233件,占总申请量的94.3%。从申请内容看,主要集中在房屋土地、社会保障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

(二)申请处理情况

年内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47件。其中:予以公开数91件,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20件,公开率为44.94%;不予公开答复15件,占答复总数的6.07%,其中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9件,属于过程性信息5件,其他法律法规禁止公开1件;无法提供答复90件,占答复总数的36.44%,分别为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81件,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6件,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3件;不予处理共计10件,占答复总数的4.05%。其他处理的共计19件,占答复总数的7.69%,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的2件,占答复总数的0.81%。(见下图)。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企业

科研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233 

 13





1 



 247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90

 1









 91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20 











20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0











 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1











 1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0 











 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9 











9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0 











 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4 

 1









 5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0











0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0











 0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76 

 4





 1



81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6











 6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0 

 3









 3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0 











 0

2.重复申请

 7

3 









 10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











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0











 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0 











 0

(六)其他处理

 18

1 









 19

(七)总计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2











2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2019年,本区不断畅通依申请公开渠道,加强对各单位依申请信息公开办理工作指导。本年度全区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被申请行政复议申请3件,维持原行政行为数3件;被提起行政诉讼4件,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3件,诉讼被纠错数1件。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3







3 

 1

 1





 2

 2







2



五、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9年,我区稳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着力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并推动政务公开平台进一步集约化、便民化。但相较当前社会公众对政务公开的新需求新期待,以及上级部门关于此项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本区政务公开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政务公开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个别部门仍存在任务心理,部分工作人员思想观念仍停留在政府信息公开的时代,未能跟上政务公开内涵与外延的拓展。二是基础工作还需进一步夯实。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制定出台后,个别部门存在落实还不够到位的情况;主动公开的内容还不够全面,个别部门在处理信息公开申请时,专业性和规范性不够,易引发复议、诉讼风险。三是合力推动的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一般归口办公室,从部门来看,不少部门“办公室统筹抓、各职能科室协同落实”的工作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从全区来看,全区各单位在总体谋划、统筹推进、共同推动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强,区政府办公室在指导服务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2020年,我区一是将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总体谋划全年工作,用好督查抓手,将我市各项公开重点任务细化落实到部门,通过业务培训、工作通报等形式,提升部门及工作人员公开意识,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依申请办理,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将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执行。深入研究推广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在规定的重点领域进行推广运用。三是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平台。进一步优化区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目,促进政府信息展示层次清晰、分类科学,公众获取便捷高效。进一步促进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



 2020年2月18日
阅读:1    评论:0

相关评论

0

20年数据网{永久免费}

            

【电脑版】  【回到顶部】